年度考核将给中国科研带来无穷的后患

发布时间:2015-09-02

 中国的许多高校都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一年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的考核问题不大,科研的年度考核对国家的科技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般对教师一年的科研进行“计分”,拿到多少经费,发表多少文章与专利,影响因子多少。而且更为可笑的是,今年科研工作那怕超过几倍,下个年度全部清零,从头开始。

 这不是让科研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在“割韭菜”! 韭菜,是盖不起大厦的!

 试想,中国所有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有几个是一年之间产生的呢,有多少是每年都发文章的呢。陈景润是最典型的,他用了多少年?重要成果出来之前,他每年都有阶段性文章出来?王选的成果,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哪个不是许多年埋头做出来的?

 看看《红楼梦》,曹雪芹用了毕生的精力,只写了八十回,后四十回是其他人续的,好象写《乱世佳人》的作家,也只写了一部这伟大的小说,他们的年度考核,肯定不合格,是被清理出教师队伍的对象。

 中国的大学与各种排名让各大学急疯了,教师与高校就像一匹马,被骑手猛抽着鞭子。

 唉,说穿了,中国的高校与教育科研,不是真正懂教育的教育家与科学家来管理,仍然是“政治家”及“社会活动家”采用机器人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着大学!

 “宁静致远”,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甚至在当今的高校已经是美好的传说了。

 每年教师都在想,今年的考核任务如何完成呢?如何“做文章”,如果去“争取课题”?说得不好听的话,有时候就有热锅上蚂蚁的状态。

 如何让教师尽心尽力地做科研,如何让教师不懒惰,如何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做出有价值的科研,这本身就是一个最最重大的科研项目!这个最最重大的项目,目前没有让教育家与科学家来做。

 每当一些学校的新闻上出现决定学校最最重大事情的会议的出席人员组成,就会一声叹息。

 中国不是没有教育家,中国不是没有这样的人才,只是这些人的头被闷在水中,见不着影,发不出声。(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