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技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2-01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中的关键之年,学校科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对标上海高校应用技术型科技体系指标内容,在高质量科技成果、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科研工作总体情况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电机人迎难而上,深入贯彻“扎根临港,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发展路线,落实“小电机,大锻件,智能造,产教融”的学校发展思路,学校科研情况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

获省部级及以上行业科研奖项16项,首次以第一单位获得上海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首次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1项,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首;首次获批上海市教委联合创新计划2项,资助经费共1600万元,创单项目800万元的最高资助与杭州中科智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合同额达8000万。

截止至129日,全年科研到账经费总额8390万元(同比增长21%),其中纵向到款850.4万元,横向到款7236.9万元,成果转化302.7万元;申请发明专利172项,授权发明专利73项;全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3项,合同金额342.5万元,到账经费302.7万元,转化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数量创历史新高。

二、2022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不断完善科研制度、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2022年伊始,通过走访、调研、学习,学校科技条线先后制订了《上海电机学院纵向科研项目“包干制”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沪电机院科技〔202246 号),修订了《上海电机学院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沪电机院科技〔2022257号)、《上海电机学院专利管理办法》(沪电机院科技〔202222 号)、《上海电机学院职务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沪电机院科技〔2022301号)、《上海电机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及公布上海电机学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沪电机院科技〔2022172 号)、《上海电机学院学术委员会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四个专门委员会章程及委员名单》(沪电机院科技〔2022173 号)等一些列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科研制度,建立健全的科研管理体系,营造学校良好学术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质量,为学校科技工作助力。

(二)不断提升硬核实力、促进学校高质发展

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科技实力。近几年,学校科技的“硬核”逐步形成,在科学技术奖励、高水平项目获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均取得同时突破,2022年,在前三年基础上,再次取得较好成绩。

在科学技术奖励方面:项目《1724-2016年上海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重建与特征分析》》首次以第一单位第一人获得上海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项目《电力设备大规模制造主动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第一单位、第一人共获得11项行业科学技术奖励,其中项目《新型移动式可靠多能方舱关键技术》和《增效节能水田高平整度耕整技术及应用》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流核电蒸发器核心部件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和《新一代全数字逆变焊机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分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项目《基于群体智能技术的多机调度和协作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用》和《风力机叶片流动分离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车窗状态与乘客行为姿态感知方法研究》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智能化多轴联动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装备研制及应用》获得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基于数据同步和阶梯式阈值点云匹配的自主导航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和《风力机叶片仿生结构设计于与性能优化应用研究》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项目《线基高强度纸制备技术》获得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项目《连铸坯高效熔削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大型矿井提升传动系统安全运行控制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和《燃气轮机通流部分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以第三单位分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技术创新一等奖。

在高水平项目上,2022年学校共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5项,我校作为牵头单位,与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效、零排放先进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整机气动匹配仿真技术”获得工信部批准立项;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由中山大学与我校联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氧化镓基调制掺杂高迁移率顶栅晶体管与集成研究”获得立项;此外学校还获批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3项。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转让10项发明专利合同金额合计84.5万;转让2项外观设计专利合计2万;转让8项技术秘密转化合同金额合计201万;转让3项专利申请权转让共计55万。科技成果转让合同金额342.5万,到账金额302.7万元,创历史新高。

在高水平论文方面: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期刊被发表在顶级期刊上,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三)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打造特色学科体系

本着“聚焦主干、融入产业、强化特色、培育优势、校企共建、融合共进”的学科建设思路,组织二级学院进行了多次学科建设讨论会,确定了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学科群”的目标,重点建设“先进电机创新平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先进能源材料研究平台”、“工业智能人机融合平台”、“高端工业设计制造融合创新平台”、“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协同创新平台”六个学科平台。2022年度重点面向能源装备制造、航空制造与服务业,打造“极端条件下高端能源装备参数检测光纤传感研究平台”、“先进半导体热电材料研究平台”和装备制造业智慧供应链与逆向物流系统优化项目。

(四)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共建特色研究平台

实施学科平台建设工程,主动对接能源装备、大飞机制造及智能运维行业关键共性应用型技术及服务需求,以共建工程中心、协同创新、项目合作等方式展开协同创新合作,推动建设“上海电机学院先进电机研究院”,与中国重燃共建燃气轮机轮机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之城”研究院,与上海电气共建氢能研究院,与积塔半导体共建车规芯片工程实现联合实验室。

依托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开拓产教融合范围,2022年,与临港集团、港城集团、临港科创中心分别共建产教融合工作站,落实“扎根临港”战略;与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湖州南浔科创人才集团、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分别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嵊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电机学院嵊州创新研究院,落实“辐射长三角”战略。

依托学校研究平台建设,2022年,学校持续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系列活动,组织二级学院专家,学校特派员赴临港产教融合科技工作站、汾湖高新区科技局、南浔G60科创飞地、以及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等多地开展科技对接活动;同时邀请地方科技局、地方企业来校洽谈科技合作事宜。做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导向,努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功获批“2022年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继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五)坚持引育并举机制,打造交叉创新团队

实施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举、校企协同”,一方面,加强重点建设领域校外高水平人才引进,另一方面,推进校内学科骨干人才培养,建设2支优势明显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学科团队,组建“重型燃机部件级气动设计及开发学科团队”与“先进电机驱动控制研究团队”。

三、存在的问题

    2022年,学校的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上海市教委的分类评价新要求,参比国内同类院校科技工作进展、科技经费投入,我校科技工作中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管理、激励制度不完善,没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挖掘教师潜力

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完善高水平、高质量成果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多出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目前学校“有组织的科研”还浮于表面,就如何实现“有效”的“有组织科研”还需探索,202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拟制订《有组织科研实施管理办法》,瞄准重大科技战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进行协同攻关。

(二)学科特色不突出、学科优势不明显

学校整体定位是学科发展定位的决定性因素,学科发展的定位是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服务于高校办学根本目标的,应避免贪大求全。学校应结合办学基础和学科发展实力,同时充分考量区域经济发展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凸显优势学科,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与同类高校相比,我校的底蕴积淀尚浅、学科特色不明显、优势研究方向不突出。学科建设与区域重点产业需求相结合,与头部企业协同打造优势学科,并吸引、聘任高端产业人才入校。

(三)高水平科技成果缺乏,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仅一项

高水平科技成果需要面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面向“卡脖子”技术,长期深耕该领域,目前我校科研不够聚焦,学科交叉较少,协同创新氛围不浓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卡脖子”技术较少,研究方向松散,高层次研发团队较少,导致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拟对特色优势方向进行培育,在人才引进、试验场地、建设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学科交叉,团队建设,围绕区域经济重点产业需求,久久为功。并加强对外合作,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卡脖子”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