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部分科研团队8月项目进展

发布时间:2022-08-31


于射频“基因”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物理层认证机制研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对未来的智慧社区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安全是构建可靠、稳健的物联网的关键。如何准确地识别和认证物联对象是物联网的首要问题,也是物联网的基础。

电子信息学院李靖超团队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将物联网终端设备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所携带的固有的、本质的无意调制信息,作为该设备可识别的“基因”特征,通过等势星球图等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构建该设备基因特征的精细画像数据库,将一维信号特征集转换为多层次、多维度、多力度的二维图像数据集,再利用深度学习在处理图像识别方面的优势,对代表物联网终端设备特征的画像集进行识别,阻止非法通信设备的数据攻击,以期打造适应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的物理层安全认证体系。目前,已成功建立部分物联网物理层设备的细微特征数据库,并实现了对物联网物理层设备特征的准确识别。相关成果发表在SCI期刊Energy Science & Engineering,中文核心期刊《热力发电》《济南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并发表会议论文2篇在2022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pendable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DSA),申请软件著作权3套。

 

基于虚拟区域方法的复合缺陷边坡与SH波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复合缺陷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是工程领域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与威胁,其失稳机理、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结构优化方法等科学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边坡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治和国计民生。利用SH波的传播及散射特性,将其应用于复合缺陷边坡稳定性问题的解析研究中,不仅可以揭示入射波波前曲率对边坡地形效应的影响,还可以反映介质缺陷与边坡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复合缺陷边坡的抗失稳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机械学院杨杰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解决了含有洞室、界面及裂纹的复合介质缺陷耦合作用对SH波的传播及散射特性影响。解决了复合介质缺陷附近动应力放大效应的分布规律及特征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期刊上。

 

半导体胶体量子点电子自旋动力学研究

电子自旋被认为有望实现量子信息的存储与处理,实现应用的前提是:电子自旋具有较长的退相位时间。胶体量子点在室温下具有纳秒量级的自旋退相位时间,其尺寸、表面状态等极大影响了自旋特性,因此,半导体量子点的自旋物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文理学院梁盼老师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冯东海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分别研究了添加空穴俘获剂下不同表面状况、不同尺寸的量子点电子自旋动力学,研究发现,表面状况不同的量子点有着截然不同的自旋弛豫/退相位过程。CdSeCdS负荷电量子点的电子自旋退相位时间包含一个与尺寸的 3/2 次方成正比的时间分量和一个与尺寸无关的时间分量。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J Phys Chem L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