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4-25

科技处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处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以学校综合改革为契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激发我校师生科技创新创造活力,特制定2021年科技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坚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大力推进科技工作内涵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激发广大师生的科研积极性;以研究所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力争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突破;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标志,加强“创新型功能性平台”建设;以国家级项目稳步增长为标志,确保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水平有提高;以特色名片为标志,保障科技创新工作有亮点;充分抓住临港新片区建设的大好时机,利用我校地处“临港新片区”的地域优势,紧紧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管理的导向功能、桥梁纽带与服务功能,构建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

改善学校科技创新氛围和条件,加强科研团队与基地建设,加强技术供需对接,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1年底,在科研经费方面,全年科研经费到账5000万以上。力争实现3个增长10%,在高水平高质量论文方面,实现国内外高水平期刊论文发表数同比增长10%;在国家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方面,实现获批数同比增长10%;在专利转让金额方面,实现同比增长10%。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和行业科技奖励方面,获得奖励5项以上。具体如下所示:

具体科技指标

2021年

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国家级)(项)

30(8)

高水平论文(篇)

118

成果转化项目数或金额(个/万元)

6/20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

5

科研到款(万元)

5500

形成科研创新团队(个)

10

 

三、具体措施

(一)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良好的学术生态

1.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积极营造促进创新的科研文化氛围。一是继续推动“国家基金训练营培训”,与二级学院上下联动,邀请专家学者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选题、申报等进行交流与辅导,不断扩大活动的辐射面,逐步提升我校教师参与重大项目申报的能力和积极性。二是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大讨论,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开展科研反哺教学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将大讨论的结果融入本科教学培养日常,要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教案、转化为教材”,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电机教育教学特色。三是建立科技人才荣誉体系,研究指标评价标准,试点建立科技人才星级发布制度,在政策上对科技之星一定的倾斜,形成人人崇尚科研、认真对待科研的氛围。

2.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倡导师生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将科学家精神作为自己科研的精神支撑。二是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善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坚持分类评价、分类培养,坚持科技成果质量导向,坚持科技评价内容优先,坚持科技布局长短期结合,破除科技评价“四唯”倾向,将科技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三是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建立典型案例公布制度。

(二)加强科研机构建设

出台《上海电机学院研究所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研究所在科研团队建设、与企业协同创新、政府决策咨询、方面的作用,力争形成一批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聚焦电机人工智能等领域成立一批交叉学科研究所,跨学科跨学院成立交叉学科研究所;加强“智库”研究机构建设,聚焦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国际贸易等领域成立政府“智库”研究所。坚持分类发展,根据学科差异开展差异化培育,拟分为基础研究为主型研究所、应用研究为主型研究所、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为主型研究所,不同类型的研究所设定不同的绩效考核目标。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以研究所为依托,抓好青年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拟要求研究所团队中40周岁以下中青年人才一般不少于二分之一,并将青年人才的培养情况列入研究所的重点考核指标。二是给研究所团队成员一定的政策支持,拟在科技项目申报上给予一定倾斜。三是围绕科研建设专项任务设立特聘岗位,特聘岗位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动态调整机制。四是试点建立研究所团队成员“双聘双认”的科研成果考核机制。五是重视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培养5名执业技术经纪人,加强技术经纪人案例培训学习,建立技术经纪人激励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科研经费方面,一是修订相关经费管理办法,坚持以人为本,遵守国家和上海市相关政策下,破除不合理的制度障碍,进一步给科技工作者松绑;二是加强与人力资源处的沟通协作,提升科研启动经费的使用效率,鼓励用科研启动经费建设实验室;三是结合学校财政经费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相关经费的使用和分配,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一是要把握时机,把科研创新特色与临港新片区、浦东新片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二是要进一步挖掘我校科研特色,在人工智能、远程监测与控制、智能电机、新兴产业研究、环卫机械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集聚力量,主动与企业对接,引进社会资源,推进服务社会能力。三是建立健全与临港新片区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科技学术交流机制,使教师、企业科技人员之间不同层次的技术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交流活动定期化、常态化、制度化。鼓励广大教师外出临港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生产实践鼓励广大教师在学术组织、社会团体的担任职务。四是积极邀请临港企业家来校进行学术与技术交流,做到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活动长年不断线。鼓励学校各院部主办或承办临港区域学术会议,扩大学校的影响。五是探索校企、校地合作创新模式,在我校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上海临港集团、启东市、如东县、姜堰区、靖江市、临安区、芜湖市、武义县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加大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中心(南通)、大件热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前布局,推动获批新的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是进一步优化科研工作布局,探索建设适应新形势需要、遵循市场与创新规律的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以我校特色名片为基础,围绕相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形成技术标准、转化等重大科技成果,搭建资源整合、开发共享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六)加强内部管理和成果培育

加强对二级学院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出台《科研管理二级学院管理办法》,修订《二级学院科研考核管理办法》,与二级学院上下呼应,协同服务。发挥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在科技工作战略目标制定、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充分释放二级单位的创造创新活力。在学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党组织的支持下,加强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队伍党建工作,培养对党忠诚、为国育才的科研人才队伍,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干事创业。

加强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申报和培育,一方面,重视培训交流,研究政策提前布局培育;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建议对列入国家成果奖培育计划的负责人设立重点岗位,明确考核要求,给予特殊岗位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