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3-29

科技处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科技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科技发展规律。一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科技处紧紧围绕年度目标,对标上海高校应用技术型科技体系指标内容,在高质量科技成果、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科技工作总体情况

2020年,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全体电机人迎难而上,科研完成情况逆势增长。实现了4个突破, 2个大幅度增长。

1、4个突破

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首次我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首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首次成立独立法人实体研究院1个。

2、2个大幅度增长

截止至12月10日,全年科研到账经费总额 5512.36   万元(同比增长1.09倍),其中纵向到款 1483.1 万元,横向到款 4029.26 万元;获批国家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7项同比增长2.33倍),基金数与基金资助经费数创历史新高。

此外,以第三完成单位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行业科研奖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第二单位);申请发明专利252项,授权发明专利57项;全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项,目前到账经费8万元。

这一切,得益于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机关各处室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二、2020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硬核实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科技实力。近三年,学校科技的“硬核”逐步形成,在科学技术奖励、高水平项目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均取得同时突破,2020年,在前两年“元年”的基础上,再次取得好的成绩。

在科学技术奖励方面:项目《重型燃气轮机核心部件激光净成形再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以第三单位第三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以第一单位、第一人共获得4项行业科学技术,项目《超大型拼接式船用曲轴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垃圾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城市随机交通网络可靠性分析与拓展》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流域水环境长效治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系统》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姚晓东团队的“高分子无铁芯永磁电机及控制”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特等奖;项目“全数字高端逆变焊机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以学校第二单位获得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一等奖。

在高水平项目上,2020年学校共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0,其中获批国家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7项,基金数与基金资助经费数创历史新高;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与江苏神王集团钢缆有限公司申报的江苏省(神王)钢缆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与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江苏省超纤维新材料及功能性安全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江苏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功获批;在高水平论文方面:我校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2020年转化5项,到账经费8万;专利《一种轴承套圈精密锻件的加工方法-Method for Processing Precision Forging of Bearing Ring”在美国获得授权,这是我校首个通过国际PCT途径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国际发明专利。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共建佛山市高明区明戈新型电机电控研究院,对方投资5000万余元,并开始运营。

(二)长三角、一体化,产学研合作结硕果

学校立意服务面向长三角区域,聚焦“依托新区片,辐射长三角”三个区,深化靖江、临安、芜湖、姜堰、如东、启东、武义、昆山八个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建设,重点对接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临港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需求,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推进八个技术转移分中心的建设为抓手,组织带领二级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政府技术交易会以及走访企业需求,在本年度疫情影响下,走访技术转移工作站12次,走访企业50余家,共收集企业需求多项。2020年,长三角地区新立项合同数 313项,合同金额 4298.2万元,到账2660.46万元。与江苏神王集团钢缆有限公司申报的江苏省(神王)钢缆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与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江苏省超纤维新材料及功能性安全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江苏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功获批。

此外,继续做好教师的挂职工作,通过镇长团挂职的方式开拓长三角服务领域,加强与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交流。

(三)科研学术氛围进一步浓厚

坚持抓学术生态建设,注重营造促进创新的科研文化氛围。一是建立了科研交流学习平台,持续推动“国家基金训练营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选题、申报等进行交流与辅导,不断扩大活动的辐射面,逐步提升我校教师参与重大项目申报的能力和积极性。这一年共举办5期训练营培训,受训人数达200人次。二是组织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本科生代表以及研究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在北京顺利举办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下一步,进一步推动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积极参加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系列活动,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四)大学科技园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建设,将大学科技园建设作为推动产教融合,积极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经。一年来,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研,确定了上海电机学院科技园建设整体思路;二是规划了科技园(闵行)区域建设的业态;初步改造了科技园(闵行)区域物理空间;制定了二级学院入住科技园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入住科技园的条件、申请流程和缴费办法,目前,设计与艺术学院申请入住科技园,我校科技园建设被列入闵行区“十四五”发展的重点项目。

(五)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精彩亮相

科技处成功组织师生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学校精心遴选六项科技成果参展,其中,我校姚晓东团队的“高分子无铁芯永磁电机及控制”获得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特等奖;鉴于我校在本届工博会筹备及开展期间的精心组织和优异表现,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授予我校“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

三、存在的问题

    2020年,学校的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上海市教委的分类评价新要求,参比国内同类院校科技工作进展、科技经费投入,我校科技工作中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科研管理体系亟待健全

    学校科研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全。科研相关制度修订较迟缓;科研管理系统陈旧、各部门之间还存在信息孤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人员科研积极性。

(二)科研团队凝聚力不足,协同创新意识薄弱

学校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通常交流比较少、合作也比较少。即使同一科研团队的科研人员彼此熟悉,但是合作也比较松散,内部沟通不够顺畅,缺少深层次的和谐理念支持,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在协同创新上,学校科研团队一般都是由原有的教研室形式发展出来的,这样导致研究方法单一、方向固定,创新活力不足,难于在新的研究领域有所开拓。

(三)专利转化率低,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有待加强

创新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虽然我校教师创新意识十足,但企业经验还是欠缺,许多创新成果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从学校来看就是教师专利多而转化率低。究其原因是教师以完成科研指标为最终目标而产生的课题研究成果,没有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成果缺乏产业引导,导致成果无人问津现象。我们在此呼吁:教师的科研要形成“课题、论文、专利、产品、生产、销售、再课题”的产业链与技术链有机结合的现代模式。

四、下一步的举措

(一)继续完善科研制度,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根据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发布的《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沪委办发〔2019〕78 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管理的通知》(沪财教〔2019〕24号 )等精神,进一步完善科研相关制度,细化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管理服务、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学术生态,优化管理服务,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

(二)继续加强科研团队培育和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实力与创新动力决定了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组建学校研究所,适当给予研究所培育资助、满足研究所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方式,组建一支又一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研创新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基石、以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为目标的高校科研团队,切实提升我校的科研创新水平。

(三)建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做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技术预见和技术预测的结果,与企业建议协同创新机制,密切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现实,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市场需求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技术研发;其次,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和信息检索分析,开展全面的技术分析,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精准地、科学地进行专利导航,集中专利资源投入,提升配置效率,使专利布局与研究开发重点和技术预见或技术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

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则及时进行专业化的专利培育,提交完整、充分的技术交底书,制定专利申请方案,使之成为高质量的专利,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