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学校是“十三五”发展的的攻坚之年,科技条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主题,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坚持服务上海(闵行、浦东、临港)区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按照“上海电机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工作原则和“强化特点,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鼓励竞争”的科技指导思想,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科技管理机制,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面分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2019年科技工作总结
2019年,作为上海电机学院的“科技二年”:上海电机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上海电机学院科研特区正式设立;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行业科研奖项三等奖4项;获得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第二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项;3个首次;上海大学科技园培育工程正式获批;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中心(南通)正式运营。
截止至12月12日,全年科研到账经费总额4483.14万元,其中纵向到款1482.94万元,横向到款3000.19万元。申请发明专利253项,授权发明专利90项。全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7项。
这一切,得益于党政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兄弟部门如人力资源处、财务处、监察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中心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1、“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科技管理逐步规范
科技工作者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为了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2019年,学校科技工作者之家---上海电机学院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科协”)成立了!这是上海高校的10家科协。她的成立,将吸引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科技工作,为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2019年,随着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的通知(沪委办发[2019]78号文)等文件的出台,科技处积极探索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等机制,制订了“上海电机学院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章程”、“上海电机学院职务科技成果披露管理办法(试行)”、“上海电机学院科研行为规范”;修订完善了“上海电机学院科技工作专门委员会章程”、“上海电机学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文件,不断规范科研管理行为;同时鼓励自主创新,探索科学、合理、公正、规范的学术评价标准,鼓励高起点、高层次的科技项目和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鼓励开展原创性、标志性、应用性的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引进培育科技人才,科技团队逐步成熟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培养“扬帆计划”1人、“阳光计划”1人,43人成为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6人成为教育部专家库成员,为推动我校的科技工作提供了保障。
2019年,学校持续加强科技团队建设,确定了设计与艺术学院作为“科研特区”,给予了特殊的政策试点运行;遴选了16个创新团队,重点培育青年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和保障,促进了科研特色的凝练和研究团队的形成,基本形成了“高端清洁能源装备材料研究所、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所、电机与驱动系统研究所、精益生产推广研究所、电动工具及医疗器械工业设计研究所、智能视觉技术研究所、逆向物流研究”等创新团队,科研团队逐步成熟,提升了我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科学研究实力。
3、“硬核”实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科技实力。近两年,学校科技的“硬核”逐步形成,在科学技术奖励、高水平项目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均取得同时突破,2019年,在2018科技“元年”的基础上,再次取得好的成绩。
学校首次以主要单位参与制定了锻件方面的国家标准GB/T37600.2-2018;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卫与环保机械方面的手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工程机械手册》中的《环卫与环保机械》分册;首次获批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装备预研领域基金。
学校以第一单位、第一人称共获得4项行业科学技术奖,其中王欣老师的《多工序近净锻造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周志勇老师的《16通道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赵朝会老师的《YSX8014-E3 型及其它超高效不锈钢系列电机的研制》获得机械工业科技进步3等奖,马慧民老师的《不确定环境下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干扰管理研究》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高水平项目建设上,获批省部级级以上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平台建设方面,“高可靠智能型配电设备及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久正)人体工学智能调节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志着我校服务长三角能力的持续提升;高水平论文方面,共发表论文630篇,其中SCI/EI/CSSCI收录论文80篇。
4、积极建设大学科技园,市级培育工程获批立项
两年来,学校充分认识到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路径,将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推动学校创新资源集成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师生创新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科技园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主线,促进“产、学、研、用”合作。
经过努力,2019年我校大学科技园被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获准进入上海市大学科技园培育工程。
5、长三角、一体化,产学研合作结硕果
学校立意服务面向长三角区域,聚焦“浦东、闵行、奉贤”三个区,深化靖江、临安、芜湖、姜堰、如东、启东、武义七个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重点对接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临港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需求,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我校持续推进启东、如东、武义、姜堰、靖江、临安、芜湖七个技术转移分中心的建设工作: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中心(南通)正式运营,为当地企业提供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系统性服务;我校启东技术转移分中心2018年被评为“启东技术转移优秀机构”荣誉,站长陈云霞老师被评为“优秀站长”称号,继续与启东市科学技术局签署共建上海电机学院启东技术转移机构。继续组织相关二级学院教师开展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工作,共走访技术转移工作站67次,走访企业数量203家,走访企业人次430次,组织产学研对接会10次,共签约四技合同24项,合同金额507.10万,其中到款金额为253.90万。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工作意识不强
我校升本已经15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大部分教师中根深蒂固,缺乏科技强校意识,对科研反哺教学认识不足,科研仅仅为了晋级职称或者绩效考核需要,“功利”思想严重,科技意识、兴趣和动力不强,科技气氛不浓,教师科技积极性不高。
2、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工作合力不足
科技人才问题仍然是困惑我校科技发展的最大瓶颈:缺乏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缺乏稳定研究方向、梯队合理、竞争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尚不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能够联合攻关的能力。多数教师单打独斗,科技方向左顾右盼,科技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3、科技成果不足,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校科技成果与同类高校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偏少、高水平平台建设薄弱、国家级科技成果亟待突破、科研R&D经费需要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体系中如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等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管理体系滞后,管理效率亟待提高
科技组织方式及管理体系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组织大项目、产生大成果的新要求。如何实现“没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科研---不要组织的科研”值得探索,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应当深入研究。
三、2020年科技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
2020年,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十三五”科技、产业及社会服务发展规划,力争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项;发表SCI/EI/CSSCI源期刊论文100篇;专利转让金额119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年均增长10%左右,国家级项目获批20项;科研到账经费力争突破5000万元。
面对新的形势,在科技团队、科技人才建设上持续发力;继续深化省部级平台建设;对标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标准,加强大学科技园培育工程的建设;做好“十四五”科技规划。
(二)总体思路:
以“十九大”和习近平在“七十年”国庆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激发广大师生的科研积极性;以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力争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突破;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标志,加强“创新型功能性平台”建设;以国家级项目稳步增长为标志,确保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水平有提高;以“六张名片”为标志,保障科技创新工作有亮点;以“一个三角、四个区(闵行、浦东、奉贤、临港新片区)、七个分中心”为对象,实现服务地方有特色;适应新的变化、新的要求,做好“十四五”规划。充分抓住临港新片区建设的大好时机,利用我校地处“临港新片区”的地域优势,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管理的导向功能、桥梁纽带与服务功能,构建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具体措施:
1、转变基本观念,做好“十四五”规划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教学和科技是推进学校发展同等重要的两大动力,缺一不可。结合“学习强国”学习内容及主体教育活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等文件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从“没有组织的科研”转变到“有组织的科研”,最后发展到“不要组织的科研”。不断完善我校的科技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形成独特稳定的科技优势与特色。做好学校的“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
2. 坚持人才为要,建设高素质科技队伍
人才强校是我校发展的战略之一,紧紧围绕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引进、培养一批符合我校学科专业发展、符合科研方向的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引进,为他们建立工作条件、工作平台和工作环境,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催化作用。力争在团队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3. 以平台为支撑,推进基础条件建设
以上海市大件热制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科技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建设的相关制度,坚持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的原则,使有限资源高效管理、有效利用、高质维护、共享发展,推进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未来两年,重点从两方面加强平台建设,一是制订、完善以“中心”为核心的公共平台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二是以建设高水平平台为目标,力争在国家级平台建设上有所突破,在省部级平台建设上有更大进步。
围绕大学科技园培育工程,探索“环电机学院”的科技园建设模式,推进科技园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电气集团、闵行区各自的资源,推进学校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4.以国家项目为抓手,提升学校科技地位
一直以来,高水平项目,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在我校严重不足,2015年以前,时断时续;2016年至今,虽然确保了每年都有项目获批,但数量和质量上亟待提高。未来两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基金项目的“周周训”,邀请更多的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培训,提升水平;还要不断扩大申报范围,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军委装备部等领域的课题申报中力争进一步取得更大的突破。提升学校的科技地位。
5.对接临港新片区,扩大“六张名片”影响
“十三五”期间,我校确定了“大型锻件关键加工技术、电机设计、测试及维修技术、制造企业的现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划、医疗器械及电动工具的工业设计”6张特色名片,逐步形成了我校科研特色,在服务长三角、服务上海地方区域发展中显露了亮点。未来两年,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六张名片的影响力,把六张名片与临港新片区的建设结合起来,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二是要进一步挖掘我校科研特色,在人工智能、远程监测与控制、智能电机、新兴产业研究、环卫机械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集聚力量,主动与企业对接,引进社会资源,推进服务社会能力。
6.对标“分类评价”,均衡科研发展
“分类评价”是上海市实施的高校评价的一个重大行动,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依据,是着力提升上海高等教育服务转型、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我校高等教育服务能力、实现我校科技发展、推进我校科技工作上台阶的重要契机。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对标“分类评价”指标,分析梳理短板,如省部级及以上和行业科研奖项数,通过与企业合作申报、开拓申报渠道等形式力争科研奖项数量的提升;二是根据学校短板,抓好查漏补缺,确保科研均衡发展,力争取得好成绩。
7.推动“马院”建设,助力“社科”发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未来两年,一要继续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鼓励教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海技术与文化”研究上进一步努力,力争早出硕果;二要加强在智库方面的建设,力争在相关领域中闯出一条有电机学院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之路;三是以新时代新思想为理论引导,支持马院在科研育人探索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文化自信,力争为学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科研育人方式方法。
8. 扩大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
建立健全科技学术交流机制,使教师、科技人员之间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交流活动定期化、常态化、制度化。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做到学术交流研讨与学术报告活动长年不断线。鼓励学校各院部主办或承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鼓励广大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争取大会报告或分会场报告,扩大学校的“话语权”和声望;鼓励广大教师在学术组织、社会团体里担任职务,扩大学校的影响。未来两年,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扩大学术交流;要积极主动开展学术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9. 以创新为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要全面打造一支懂管理、精业务、勤奉献的科技管理队伍,全身心投入科技管理工作,为科技工作引领好方向,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好服务。
要创新管理手段,力争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科技管理的服务质量;加快科技管理的改革,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做好学校、二级学院之间的分工,抓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推广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