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科研工作总结及2016年科研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8-03-26

2015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思路

(科研处)

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上海,再到学校,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契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均在2015年正式颁布和实施,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 其实施必将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加快大学、科研机构的成果向企业、向社会转化的速度,加大转化的效率以及转化的利益机制分配,疏通成果转化的“中梗阻”,这必将会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业热忱。

《关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过渡期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教[2015]154号)对科技计划改革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与人才专项5类平台的申报、资金管理等提出了要求,这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重大改革,这必将要求我们尽快适应其变化。

2015年,国家启动了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战略,GDP从高速发展调整为中速发展,工业企业效益下滑,作为一所与行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其应用型研究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响。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全校科研工作在校党政的领导下,认真研究对策,针对“十二五”规划目标中的薄弱环节,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2015年学校科研工作总结

2015年,学校的科研工作喜忧参半,一方面,在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建设、技术转移等方面有所建树,另一方面,在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到账经费等方面又有所不足。

1、提升信心,科研成果有新突破

为鼓励和激发教师科技研发的积极性,我校积极组织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申报。2015年,首次以“主要完成单位”申报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核岛主设备超大型锻件研制及工程应用》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首次获得了2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获得1项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特等奖;在科学技术领域,首次以“第一主持单位”申报的《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用大型铸锻件关键部件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以“独立主持单位”申报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公示中);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突破,极大增强了我校教师的科研自信心,提高了我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科技影响力。

2、建设平台,协同创新有新成果

2015年, 学校持续推进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中心的建设工作,成功举办了“2015年全国大锻件学术会议”和“第三届大锻件制造产业发展峰会”,促进了大型铸锻件加工技术、工艺的交流,推动了我国大锻件行业的发展;“中心”也积极组织攻关,带主法兰三通阀体多向模锻成形工艺研究、大型曲拐挤压成形新工艺研究等成果在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受到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我校的校级平台 “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专业一级智库、综合二级智库,积极参与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先后为市府研究中心提供相关支撑,参与了浙江省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南通市如东县新店镇铸造产业园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为上海市嘉定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服务。

3、扩大影响,科技服务有新拓展

为持续增强我校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15年,我校分别与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20家单位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并在江苏如东等地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组织开展了“走入长三角系列科技服务”活动和“长三角企业进上海”活动,不定期地发布企业的科技需求,推介学校的科研成果,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4、开拓领域,科研工作有新提升

2015年,我校首次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上海市扬帆计划等项目。学校科研到账经费总额从3820.5万元,其中,纵向到账经费635.7万元,横向到账经费3184.8万元。

纵向科研已获立项36项,完成合同金额 535.7万元;其中社科类立项17项,占比47.2%,合同金额61.7万元,占比11.5%;理工科19项,占比52.8%%,合同金额474万元,占比88.48%。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14项,其中省部级项目数量10项,完成2015年科研指标。

横向科研项目立项111项,其中上海昂电机电科技发展公司6项,产学研20项,产学研项目合同总金额140.5万元,在项目来源中国有或国企控股企业占10%,民营及外资(合资)占90%

2015年度共计发表论文817篇。三大检索论文共计133篇,其中SCI论文41篇,EI论文84篇,ISTP论文8篇。我校项目高水平论文数增长了21.5%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是国家战略,我校非常注重创新、创业工作,举办了上海电机学院首届“万众创新”专利申报活动,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全年获批授权专利143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授权发明专利增长了50%;申请专利311项,其中发明专利283项,较去年增长了61.5%,说明学校专利在申请的质量和结构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5、凝心聚力,科研团队初形成

2015年,学校注重培养造就科研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着力提高科技队伍创新素质,通过组建对接行业的研究所,进行科研力量系统集成,基本形成了“大型铸锻件产学研研究中心”、“医疗器械及电动工具工业设计”、“中小企业融资”、“制造企业现场改善”、“产业升级规划”等水平较高、区域知名的科研团队,在重大科研项目、产学研等方面初步形成并发挥科研团队力量。

6、适应变化,技术转移见成效

2015年,国家大力推进职务成果的转化工作,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我校响应号召,技术转移中心不断拓展服务区域,先后在江苏启东、如东挂牌运行,积极开展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工作,一年来,先后转让5项专利,目前有2项专利在洽谈中。我校上海市专利试点建设单位也顺利通过了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的验收,并取得总排名20,高校排名第3的优异成绩

7、规范制度,科技工作有新规范

十八大以来,国家、上海市对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都做出了较大的改进,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改革的试点通知》等法律或文件,学校根据国家、上海市相关政策的变化,不断完善、修订学校的科研制度,制定了《上海电机学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文件,确保科研工作在新的规范制度下有序进行。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站在新的起点上总结过去,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校的科研工作与国内同类型大学相比、与国外的同类大学相比、特别是与“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高级别科研成果亟需培育:虽然在2015年科研成果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整个“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的省部级科研成果距离上海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很大距离,高级别科研成果亟需持续培育。

2)、高水平科研团队亟需加强:对于升本已逾十年的学校,面对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如何凝练重点发展领域,聚焦科研方向,形成高水平团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困难。

3)、系统的科研制度亟需完善:近年来,国家的科研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科研经费管理、科研资源共享、职务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都有较大的修订,因此,学校的科研制度也亟需完善,确保能够激励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三、2016年科技工作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2016年是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6年科技创新工作尤为重要,学校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一切工作,以提升学校科研质量为重点,着力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创新机制,整合优化科研队伍,做实科研团队,提升学术竞争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2、工作目标

根据学校“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影响我校发展的科研指标,2016年科研工作的目标是:在确保常规科研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提高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申报成功率,力争获批20项以上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力争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力争到款科研总经费达4800万以上;SCI/EI/CSSCI源期刊论文数超过50篇;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60项;专利转让许可数达15项。

3、工作思路

1)、夯实协同创新基础,力争扩大平台建设范围

2014年,我校“大型铸锻件产学研合作中心”在获批上海市第3期知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又顺利成为“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取得了突破。但在具体布局上,我校平台建设亟需提升和扩大领域。因此,在继续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夯实相关基础的前提下,对接中国制造2025、上海4个中心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学校将加强平台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人才柔性评聘,分类评价,力争申报成功上海市第4批知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项。

学校的“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整合多学科资源,坚持应用导向,面向地方、企业,积极开展服务,形成了新型的科研组织形态。2016年,将改变“研究中心”的投入方式,每年给10万的常规建设经费,其余经费自筹,逐渐过渡到实体化运行;探索柔性人才评聘机制和“研究中心”成果认定机制,重点围绕“中小企业融资、制造企业现场改善、区域工业布局及产业升级改造”3个方面进行建设。

明确研究所建设的考核指标,构建责、权、利明确,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研究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退出机制,逐步实现研究所的实体化运行。

2)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

2015年,学校出台了《上海电机学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在2016年,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推进我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构建虚体和实体相结合的市场体系,融入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研究院的协同创新平台,借助他们的技术转移数据支撑平台、再研发平台、包括线上公示和线下询问在内的市场询价体系,建立我校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我校的技术转移服务链;同时,加快落实职务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

3)加大培育科研成果,争取取得新的突破

科研成果是我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实现“电机梦”的一个必备条件。2015年,我校在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2016年,学校将认真梳理我校已结题的重大科研项目,积极组织申报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同时,也将加强合作,主动与上海国检局、上海振华重工集团等合作单位联系,争取我校以主要申报单位参与其它单位共同申报2016年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力争以我校为主持单位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以我校为主要申报单位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

4)、实施科研提升计划,持续提高科研水平

2016年是十三五的启动年,谋好篇、开好局是重中之重。要制定学校科研的提升计划,确保通过团队建设、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提高科研水平,力争:

国家级项目较2015年翻一番,省部级以上项目达到20项;

高水平论文较2015年增长20%,高被引论文有突破;

授权发明专利数较2015年增长5%,专利转让和许可增加5%

增加省部级平台建设项目1项,改善科研条件;

获批上海市专利示范单位,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技术转移中心规范运行,实现职务成果转化的突破;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获批1项科技人才计划;

5)落实学校办学方略,完善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机制

落实“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紧密结合上海电气集团、临港装备制造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等行业、企业战略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我校技术转移中心在江苏靖江、启东、如东、浙江临安、安徽芜湖的分中心建设机制,通过柔性派遣我校教师兼职科技特派员,加强学校与当地政府、企业联系,定期收集、发布企业技术难题,组织我校科技人员帮助当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工作的有序发展,提升我校产学研合作水平。

6)、不断完善管理方法,逐步提高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做好“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技术交易会”的筹备、参展等工作,营造学校良好形象,扩大学校影响。

密切关注高校学报的发展动态,充分发挥编委的职能,不断提升学报的办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1. 十三五”科技工作发展的思路

十二五以来,学校充分发挥紧贴行业特色,大力推进科学研究,着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科研能力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较十一五相比,新增国家级项目24项,合同金额394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1项;首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物理专项、数学天元基金各一项,获国家社科基金3项;新增横向项目616项,到款经费16237万元;科研条件得到改善,获批2011上海市协同创新一个,获批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我校技术转移中心也成功获批上海市技术转移机构;我校通过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验收;新增三大检索源期刊157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35项,专利许可数6项,专利转让数28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

1、指导思想

我校“十三五”期间科技工作指导思想是:一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战略(服务一个战略);二是全面深化学校的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提升创新能力和增强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的科研方针(坚持二个提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三是寻求协同“共同商量、共同赢利、共同成长”的模式(寻求三个共同),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活动,激发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我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2、主要目标

力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20项以上;发表SCI/EI/CSSCI源期刊论文数150篇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300项;专利转让许可数100项;投资入股项目数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年增长率达到10%左右,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项目50项;科研经费年增长率达到20%左右,到2020年学校“十三五”期间科研经费力争累计达到3亿元。

3、工作举措

1)实施卓越科研提升计划

意义: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逐渐改变创新资源、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区域、企业和学校创新能力的互动提升。

主要任务:立足学校基本情况,夯实上海高校第三批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基础,扩大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范围;通过培育、辅导,加大科研能力的培育,积极承担高层次的重大项目;构建从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技术转移管理体系;创新科研运行机制;继续改善科研基本条件;创新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科研评估体系;持续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

2)培育组建各级各类平台建设项目

意义:在完善“开放、集聚、改变、持续”机制的基础上,夯实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基础,扩大平台建设范围,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平台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和团队。

主要任务:在上海高校中打造“企业有难找电机”的名片。

  1. 关田IE工作室——制造企业现场改善找“电机”;

  2. 夏申企业孵化团队——中小企业融资找“电机”;

  3. 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区域产业规划、升级找“电机”;

  4. SMEC(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团队——电机设计、测试维修找“电机”;

  5. 大型铸锻件产学研研究中心——极大件锻造找“电机”;

  6. 无创空间——医疗器件及电动工具的工业设计找“电机”。

力争获批1-2个上海高校平台建设项目,力争有1个获批国家级平台建设项目;

在“十三五”期间加强国际合作,力争与境外高校产生实质性的科研合作项目1-2项。

3)重视科研能力培养

意义:科研反哺教学,因此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教学水平意义重大。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科研能力提升的平台。

主要任务:定期学术交流会及科研项目申报辅导讲座,力争每季度有学术交流会,每一个月举办科研项目申报辅导讲座。

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分类支持6个学校科研创新培养计划:

  1. 基础研究专项计划——每年计划支持5个;

  2. 高新技术研究项目——每年计划支持5项;

  3. 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每年计划支持5个;

  4. 人文社科研究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级、省部级规划人文社科项目;

  5. 科技奖励计划——重点支持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申报、专利申报、SCI等检索的高水平论文发表;

  6. 研究生人才创新项目——重点支持研究生助研项目。

4)积极承担高层次重大项目

意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是高校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努力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是促进学科交叉、基地建设和培育创新团队的重要纽带。

主要任务:以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我校特色,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应用技术和基础性研究任务,精心组织论证,瞄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与人才专项5类平台的建设、重视基础研究,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优势学科领域,每年组织申报80-100项,促进科研规模稳步扩大,科研层次不断提高。

项目上,力争国家级项目50项,科技人才计划上,力争在启明星、扬帆计划、晨光计划等基础上取得突破。

5)构造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

意义: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和实施,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科技成果要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应加强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使其成为服务学校的职能部门和从事实施技术转移的服务实体,构建从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技术转移管理体系。

主要任务:

  1. 继续完善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系列行活,与靖江、临安、芜湖、如东、启东等地做好一年一计划,年年有总结的可持续性工作;

  2. 促进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3. 借助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强学校只是产权的管理,帮助教师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专利查询,专利跟踪,专利获取和专利实施(转移)。

6)创新科研运行机制

意义:为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研人员争取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需要创新我校的科研运行机制,在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氛围机制等方面系统考虑,以确保我校科研工作平稳、快速、高效运行。

主要任务:有针对性地根据重大、重点项目实施需要,统筹协调高效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科研资源的有效调控和支配,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行业应用技术三大领域形成合力布局,强化以研究所(中心)为主体及科研基础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共享的科研运行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汇聚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退出制度,采用项目聘用等方法,面向社会选聘项目市场开发和专职科研人员,进一步扩大科研工作队伍。

7)持续改善科研基本条件

意义:科研条件是基础,良好的硬件设施保证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良好的环境使得科研人员的工作顺心、舒心和安心,这样才能激发科研人员无穷的创新动力。

主要任务: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知识服务平台、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为基础,积极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好“2011上海协同创新中心”,集中优势力量,在制造企业现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区域产业规划、升级、电机测试、维修设计、极大锻件制造、电机测试、维修、极大件锻造、医疗器件及电动工具的工业设计等领域,积极筹建国家级研究平台,力争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方面有新突破。

8)创新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意义: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与加快创新能力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有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科研的重点任务之一。科学、规范、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科研管理制度是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产出、提高科研投入绩效的制度基础和关键机制。

主要任务:按照“便捷、规范、高效、服务”的思路,坚持“创意、创造、创新”理念,促进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

实施科研分类评估,按照注重提高质量、体现学科差异的原则,对工、经、管、文、艺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加大对重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的激励和支持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师生申报国内外各类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出版高水平专著,加强科研项目的成果鉴定。验收、报奖和成果转化的组织工作。

建立评估制度,从研究产出质量(原创性、严谨性、重要性、相关性)、非学术影响(成果对经济、社会、公共政策、文化或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研究环境(资源、管理、招聘)三方面评估科研产出,为“十四五”学校的科研投入提供依据。

9)提高学术期刊办刊水平

持续提高我校学报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强化办刊特色,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稳步提高《上海电机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争取“十三五”期间进入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