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9-21


    2021年是“十五”开局之年,科技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科技发展规律。一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科技处紧紧围绕年度目标,对标上海高校应用技术型科技体系指标内容,在高质量科技成果、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 2021年科技工作总体情况

2021年,学校科研情况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

新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上海多向模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验收良好并获教委新一期资助;获省部级奖项11项,其中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行业科研奖项 7项,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得行业科研奖项2项;与中国重燃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型燃气轮机研发。

截止至1213日,全年科研到账经费总额6557万元(同比增长1.13倍),其中纵向到款911.9万元,横向到款5645.2万元申请发明专利345项,授权发明专利80项;全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项,目前到账经费25万元。

  1. 2021年工作推进情况

  1. 硬核实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科技实力。近年,学校科技的“硬核”逐步形成,在科学技术奖励、高水平项目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均取得同时突破,2021年,在前年基础上,再次取得较好成绩。

在科学技术奖励方面:项目《非能动核电装备大型容器组件的热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以第一单位第一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超大型拼接式船用曲轴关键制造技术及工程应用》以第一单位第一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学校2021年以第一单位、第一人共获得7项行业科学技术奖励,其中项目《YFD系列扶梯用三相异步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和《制造业智能化管控设计与优化》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流域水环境智慧联动排水监管综系统》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流域水环境长效治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系统》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实时交通信息影响下多用户多模式多准则交通网络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基于环境感知与多机调度策略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和项目神经系统功能检测电声生理产品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项目《高性能超精密模具制造技术应用》和《严寒地区城镇自适应智能化燃气热水锅炉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产品集成开发与应用》以第二单位分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和二等奖项目《华龙一号核电核岛主设备成套大锻件研制》以第三单位获得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二等奖。

在高水平项目上,2021年学校共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8,其中获批国家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4项目《公共德性:新时代社会主体发展的实践指向》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上海多向模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高水平论文方面发表论文100余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2021年转化1项,到账经费25万。

  1. 长三角、一体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立意服务面向长三角区域,聚焦“依托新区片,辐射长三角”三个区,深化靖江、临安、芜湖、姜堰、如东、启东、武义、昆山八个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建设,重点对接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临港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需求,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推进八个技术转移分中心的建设为抓手,科技处积极梳理学校科研成果,积极参加上交会展会;参加台州、太仓、如东、张家港等地组织的科技成果发布会;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昆山专场技术对接会把我校科研成果推介出去。

我校启东技术转移分中心2020年被评为“启东技术转移优秀机构”荣誉基础上,继续与启东市科学技术局签署共建上海电机学院启东技术转移机构(2021)。组织带领二级学院教师积极走访企业需求,走访技术转移工作站18次,走访企业60余家,共收集企业需求多项。2021年,长三角地区新立项合同数272项,合同金额4599万元,到账金额2888万元。浦东地区新立项合同数63项,合同金额713万元,到账金额521.75万元。

此外,继续做好教师的挂职工作,通过镇长团挂职的方式开拓长三角服务领域,加强与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交流。2021年学校推荐3位教师分别赴启东、溧阳、如东挂职,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交流。

  1. 打造特色学科平台

学校2021年首次入选市教委高水平地方高校培育单位,凝练方向,彰显特色,围绕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聚焦高端能源装备和航空制造与服务产业,打造了4个学科基地,初步建成1个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学科群,为形成特色优势学科奠定了基础

以先进电机设计与驱控、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高性能零部件热成型与测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库四个学科基地为载体,促进学科交叉,将重点建设“极端条件下高端能源装备参数检测光纤传感研究平台”、“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机共融学科平台”、“面向装备制造的智能驱动控制创新平台”和“装备制造业智慧供应链与逆向物流系统优化”等四个学科平台。

首次入选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单位高原学科机械工程验收合格。

  1. 科研制度不断完善,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2021年,学校修订了《上海电机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沪电机院科技[2021]64号)、《上海电机学院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沪电机院科技〔2021147 号)》,以及制定了《上海电机学院研究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沪电机院科技〔2021115 等管理办法,逐渐完善学校科研制度,建立健全的科研管理体系,营造学校良好学术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质量,为学校科技工作助力。

  1. 存在的问题

2021年,学校的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上海市教委的分类评价新要求,参比国内同类院校科技工作进展、科技经费投入,我校科技工作中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管理体系滞后,管理效率亟待提高

科技组织方式及管理体系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组织大项目、产生大成果的新要求。如何实现“没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科研---不要组织的科研”值得探索,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应当深入研究。

  1. 科技成果不足,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校科技成果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同类高校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偏少、高水平平台建设薄弱、国家级科技成果亟待突破、成果转化率低;科技管理体系中如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等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 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工作合力不足

科技人才问题仍然是困惑我校科技发展的最大瓶颈:缺乏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缺乏稳定研究方向、梯队合理、竞争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尚不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的能力。多数教师单打独斗,科技方向左顾右盼,科技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1. 下一步的举措

  1. 继续完善科研制度,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根据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发布的《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2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管理的通知》(沪财教〔201924号 )等精神,进一步修订《上海电机学院横向合同管理办法》、《上海电机学院科研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科研相关制度,细化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管理服务、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学术生态,优化管理服务,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

  1. 继续加强科研团队培育和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2021年,学校出台了《上海电机学院研究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同年,成立了24个研究机构,并对其中11个研究机构给予资助。通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点的成效,但是离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还是存在很大差距,接下来,以可持续发展力、以不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首要导向,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和中期管理,切实提升我校的科研创新水平。

  1. 优化学科布局、突出交叉创新

围绕现有学科基础,优化学科布局,打破院系壁垒,以一级学科为旗帜,以成果为导向,整合全校资源,开展战略性结构调整和重组。依托重点建设的四个平台,鼓励学科成员交叉,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提炼特色,形成独特优势。

  1. 建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做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技术预见和技术预测的结果,与企业建议协同创新机制,密切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现实,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市场需求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技术研发;其次,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和信息检索分析,开展全面的技术分析,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精准地、科学地进行专利导航,集中专利资源投入,提升配置效率,使专利布局与研究开发重点和技术预见或技术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

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则及时进行专业化的专利培育,提交完整、充分的技术交底书,制定专利申请方案,使之成为高质量的专利,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